一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路径:枣庄谋局锂电产业,参与新一轮竞争
发布时间:2021-10-15 14:01:53

文章转载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蔡宇丹

 

小新说:精工电子在历经枣庄锂电产业的大浪淘沙后,成为了优质的制造企业,体量虽不大,却拥有自身的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参与锂电产业新一轮竞争的最大底牌。精工电子的控股股东为枣庄新源新业基金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跨境创投母基金,这两只基金的管理人为新业资本,新业管理的基金作为精工电子最大的股东,也为精工的不断发展贡献着自身的专业力量。

 

最近,枣庄有些忙,“全家上下”都在忙一件事:先把经济搞上去。作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枣庄如何实现突破?

今年枣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的目标定位,并明晰加快培育壮大“6+3”现代产业集群。前不久,枣庄又召开了“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就是要聚焦工业率先突破,推动工业做强做优,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现代化之路。枣庄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强则枣庄强,产业兴则枣庄兴。在确定“6+3”的赛道之后,如何走出“工业强市”的枣庄模式?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进枣庄进行了探访。

枣庄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是什么?在面对重大产业变局时,如何抓住机会实现跨越式赶超?枣庄锂电产业的突破,给这座四线城市的崛起带来了样本。

路径选择大于一切:120平方公里国家级高新区到底装什么?

“王广部书记给我们开的不是动员大会,而是誓师大会。这就像二战红场阅兵,所有坦克载弹接受检阅,阅兵完毕直接上战场。不需要再想什么,今天的会就是打仗的会!”

在枣庄市召开“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后,枣庄高新区又召开“誓师大会”,高新区各级干部就像打仗一样,随时处在冲锋状态。

在枣庄市三年攻坚行动中规划的“6+3”现代产业体系中,锂电产业所属的新能源板块,承担300亿元发展目标,枣庄高新区成为“主战场”,目前在高新区有6个总投资过50亿元的锂电池项目正在开工建设。

4月13日这天,枣庄市与宁德时代旗下万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初步达成意向,委托万和投资操刀编制枣庄锂电产业规划。

随后几天,一个有关下一代电池技术方向的研讨会在枣庄高新区举办。这个研讨会来了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和技术大咖,圆桌论坛讨论着锂电产业最前沿话题:锂电产业升级路上,到底哪种技术路线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大变革时期很多技术路径不明确,路径选择的对错对于企业是生死问题,对于枣庄更是头等大事。

2020年,枣庄传统资源型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占全省1.5%,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这是三四线城市普遍的“发展焦虑”:过去国企主导的老旧工业体系面临淘汰,新的区域竞争格局下急需找准定位。往哪转?怎么转?枣庄市委书记陈平在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上强调,“看清脚下的路,这是转型发展、跨越赶超的迫切选择”。

 

2021年3月,枣庄高新区将原来“锂光医智大”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为“1+4”结构,锂电产业升格为“头雁”,这个调整背后高新区做了长考:这个面积12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高新区到底要装什么?

煤化工是高附加值产业,项目上马后很快盆满钵满,但现在争取煤炭指标越来越难,唯一能够突破发展的就是依靠现有锂电产业基础迅速形成产业集群。

从锂电池产业链来看,枣庄在中游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解液、电芯,再到动力电池系统集成,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锂电检测中心也在枣庄。目前枣庄锂电规上企业有12家,产品种类200多个,2020年枣庄市锂电产业营收11.9亿元,要在三五年后达到目标,突破发展切入口在哪?

枣庄参与锂电产业新一轮竞争最大底牌是什么?

这个时候,一场前所未有的风口刮来了。

枣庄市能源局局长刘忠波感受到强烈信号,从今年1月起,比亚迪、宁德时代的团队人员开始频频涉足枣庄,新能源赛道的硝烟已经弥漫到这座四线城市。

“需要我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当枣庄市委书记陈平3月2日在动员大会上发出一系列追问时,赶在过年前5天,一份厚厚的枣庄锂电产业调研报告已经摆在决策者案头。盘点这份“家底”是要厘清一个问题:现在各地都在提“工业强市”,枣庄工业强市最大基础是什么?

2003年,枣庄自发形成一批生产电解液、电芯、隔膜、模具、正极材料的企业,最盛时有20多家规上企业,成为仅次于广东、天津的锂电池产业全国第三大聚集区,后来由于转型不力,2013年前后大批企业破产。

精工电子是枣庄锂电产业在第一轮发展中硕果仅存的几家企业之一,这家锂电池全产业链企业曾一度陷于破产拍卖边缘,通过政府基金才将其“救”回来。2015、2016年间,国内锂电产业迎来高峰期,全国锂电池企业达到3000家;2017年整个行业跌宕起伏,动力电池装机量仅次于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沃特玛破产;到了2019年国内锂电池企业仅剩百家,但精工电子挺过来了。

如今,在枣庄高新区航天科工新能源产业园,精工电子二期项目厂房正一天天成形,这个总投资56亿元的项目,生产线投入接近4亿,高新区在土地和厂房上先砸进4个亿,企业3年后回购。
 
这个2013年就准备上市的企业,因为股权问题上市进程屡屡被打断,错过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股价狂飙时的行情,但这些年营收都以每年20%-30%速度增长,去年营收3.95亿,利税1.3亿,净利润8400万。
 
目前精工电子的产品70%出口,主要供应中船重工、美国通用电器、德国BMZ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我们一直坚持做锂电池小批量定制,产品价格卖得贵。我们可以毫不谦虚地说,世界上没有哪家企业的磷酸铁锂电池比我们做得更好。” 精工电子相关负责人说。
 
产品一年最快迭代四次;研发投入比最高6%;发明专利117项,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仅次于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枣庄锂电产业在大浪淘沙后,还能留下一些像精工电子一样的优质制造企业,他们体量不大,但却拥有核心技术,在某个细分领域“通吃”,这些闪烁着“隐形冠军”气质的企业,连同近20年产业沉浮中沉淀下来的大批产业工人,成为枣庄吸引各方资源聚集,参与锂电产业新一轮竞争的最大底牌。

终于和“顶级玩家”坐在同一张牌桌上

“你们有没有现成的锂电池厂?我直接买。”这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枣庄采访时,捕捉到行情爆发时热浪滚滚的一句话。

浙江天能集团的团队已经在枣庄驻扎了好几天,他们正在急切地寻找合作伙伴。天能集团位于湖州长兴,前身是村办蓄电池小厂,15年间这家企业营收增长98倍,2007年作为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在香港上市,如今在全国有5万分销商。
 

面对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天能集团2019年才与法国道达尔旗下公司合作开发环保高能锂电池,但赛道转换容不得任何迟缓。这个时候,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龙头正快速地向产业链上端渗透,买矿、收购,重组产业链。蝴蝶效应一直传导到产业末梢,而像诺基亚跌落王座,功能机一夜之间被智能手机替代的事件随时随地在各个细分领域发生。
 

 

4月11日,上海交大建校125周年校庆时,同为交大校友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与中国著名投资人沈南鹏进行了一场有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对话。曾毓群说,假设未来10年有1000辆车在全世界行驶,电动车会占比40%。而锂电池企业的热度,曾毓群一句话就体现出来,“现在找宁德时代做电池,最好带着现金。你现金砸过来,我给你建生产线,给你生产电池。”

4月份,一场声势浩大的电池产业研讨会在枣庄举行。

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站在舞台正中央的是特斯拉、比亚迪和自称给这些明星企业“搬砖”的宁德时代;宁德时代上游,还有一众供应链厂商,枣庄的锂电产业就在这个圈子里。
 
作为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厂商,目前宁德时代市值已超过大部分传统汽车厂商市值,随着小米、华为等造车新势力加入,整个产业对于上游电池的需求急剧放大。
 
时间窗口开启,枣庄的机会就在眼前。
 
目前,天能集团正和枣庄锂电池生产商天瀚洽谈合作,投资17亿的天瀚新能源产业园在建中;生产电解液的天润新上年产3万吨电解液项目,如今正在和宁德时代合作;枣庄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丰元锂能目前已掌握高能量密度三元电池关键技术。
 
在新一轮产业浪潮来临,行业快速重组之时,枣庄终于有机会和锂电产业顶级玩家坐在一个牌桌上了。

招商引资,一座四线城市比拼什么?

“如果抓不住这次机会,我们就丧失了这一轮产业布局的机会。”枣庄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招商人员都带着“作战地图”精准招商,有针对性地补齐动力电池短板。
 
精工电子价值最高的定制化电池组涉及6万多种材料,有5万种要在深圳采购,“如果做大100倍,这个体量就能把上游配套厂商吸引过来。” 精工电子有关负责人说。
 
这个机会有没有?
 
今年年初,枣庄高新区制订了锂电池产业链精准招商地图,梳理了全国10省3市从设备到新能源汽车厂商一共117家企业。
 
如今政策招商已到“天花板”,各地方政府在厂房、土地、补贴上频频加码,据悉某锂电大佬在西部某省投建3000亩地制造基地,厂房、土地投入上只拿了10%,剩下全是该省补贴。枣庄招商该怎么干?
 
枣庄市委书记陈平在动员大会上提到,枣庄锂电产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但还存在规模小、层次低、配套差、布局散问题。尤其是当前,更多行业资源和市场份额向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加速集聚,“马太效应”更加凸显,留给枣庄的空间更加有限。
 
但即便有限的空间也能从中找到成长的缝隙,因为时代变了,规模小并非劣势。高质量发展就是要素之间精准、高效、优化聚集,枣庄锂电产业现有要素资源与产业链上不同要素组合,会产生不同价值,认清枣庄的要素资源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再和先进地区,头部企业寻求协同效应的最大化。这是齐鲁晚报记者在枣庄采访期间感受到的招商人员理念上的更新。
 
同样是整合资源,青岛“用平台思维做乘法”,枣庄是“草船借箭”。枣庄定位为全国重要锂电产业基地,就要谋求与宁德时代这个全球第一动力电池厂商合作,委托万和投资操刀编制枣庄锂电产业规划就是‘谋局“的一个强烈信号。
 
在招商中,枣庄市委书记、市长带头谈大项目。4月11日,在上海吉利嘉定产业园,枣庄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广部和吉利相关负责人洽谈吉利汽车动力电池项目。4月15日,枣庄市长张宏伟直奔深圳,敲定保力新和枣庄高新区合作投资额高达70亿元的电芯项目。
 
为拿下吉利的项目,王广部当天散了会,冒着大雨坐高铁赶到上海。作为国产汽车品牌代表,吉利现在全产业链发展,燃油、混动、新能源汽车都有发展计划。“头部企业一旦过来,会给枣庄锂电产业带来一个巨大的爆发,一连串上下游企业会过来。”枣庄高新区招商相关负责人说。
 
一般招商人员要把产业研究透,细化路径、分线作战。每个产业链细分环节都有特定拜访目标。“哪怕不成,也要到这家公司拜访。我不去,你永远就不知道我需要什么。” 枣庄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要“攻山头”,就要把目前在国内公认的锂电池产业技术路径摸清楚,对于头部企业最新动作要实时关注,这就逼得招商人员变成专家。
 
枣庄招商的软实力就是“诚信枣庄”——政府许诺给的政策,全部以干部帮包的形式落实下来。如今,枣庄多个项目创下“从项目签约到新工厂投产仅用6个月”的记录。


身处”京沪廊道“, 加速“入长”,加速制度创新 
 

“从枣庄乘坐京沪高铁,2.5小时到北京、2.5小时到上海。”
 
这是身处“京沪廊道”上的枣庄,每次对外开招商会时必然要讲的推介词,一句话点明枣庄的区位优势。
 
今年1月,总部位于北京的央企中材科技将锂膜产业总部放在滕州,隔膜是锂电池产业链中价值较高部分,滕州中材锂膜也成功进入国际国内主流锂电池供应链,给宁德时代、松下、三星等做配套,目前产能及市场规模居国内第二。
 
作为山东“南大门”,枣庄融入长三角趋势更为明显。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发展最为成熟的城市群,在破除行政壁垒之后,产业分工更更细化,外溢效应越发明显,已出现有规律的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头部企业把研发中心放在上海、杭州、南京这样的高校和平台资源汇集的地方,把制造端放在地价便宜,交通便利,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三四线城市,而枣庄“入长”正好顺应了市场资源配置需求。
 
枣庄从上海引进星驾科技,落地占地1500亩,总投资106亿的星驾科技枣庄智慧出行产业园,方向锁定锂电池储能。今年3月星驾科技新能源电动车项目投产,主要应用在外卖小哥换电车、共享换电车等场景。
4月10日,全球最大两轮电动车企业江苏金彭在枣庄高新区投资30亿元,建设智能新能源物流专用车项目开工。金彭两轮电动车看着不高端,但产能很大,可以带动枣庄当地锂电池上游、中游链条成长。
 
浙大山东工研院落地枣庄,这家研究所涂江平教授是国内顶级固态锂电池专家,团队开发的固态电池核心材料拥有国际领先技术。枣庄高新区了解到这个信息后,把这个项目抢过来,与精工电子、浙大山东工研院共同投资成立公司推动产业化,开发高比能固态锂电池,目前项目已到中试阶段。
 
在四处“攻山头”的过程中,枣庄高新区这个枣庄产业招商最活跃区域正在形成强大的体制机制创新能力。
 
对标南方先进城市如今是山东各市“集体动作”。枣庄高新区的对标对象是昆山。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上海很多产业都转移到了昆山,昆山模式与目前枣庄高新区所处的发展形势类似。现在,昆山招商局发布的所有对外招商的政策,枣庄高新区投资促进局都会第一时间拿过来借鉴学习;所有竞争地区的产业优惠政策和招商政策、政府扶植政策,都会想办法搞到第一手资料。枣庄高新区再专门针对这些政策梳理出适合枣庄的,可以借鉴的,甚至可以超越的产业扶植政策进行复制,这样的学习借鉴已经形成一套成熟模式,每年都不断有新政策推出。
 
在一系列招商政策的对标后面,长三角地方政府高效运转机制和服务理念也会给枣庄上下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刷新当地干部的思想观念,催生枣庄地方政府在治理体系上的升级,建立一套全新的机制,而这将真正影响枣庄未来的命运。